您好,欢迎来到农副产品供销网
农副产品供销网
资讯信息
农副商城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TOP

商品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水稻新品种中科发5号、中科发6号产品介绍种植技术及适种区域
省:
市:  
县:  
商品编号:  
商品型号:  
积分点数:  点
市面价格:  元
现售价格:  元
库存量:  个
其它信息:  
浏览人次: 4933
发 布 者: caiji
发布日期: 2020-02-11
商品介绍

  9月11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发5号及中科发系列新品种现场会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在2000亩示范片中,中科发5号等新品种在产量、抗稻瘟病、抗倒伏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外观品质优、食味佳,丰收在即。

水稻新品种中科发5号、中科发6号产品介绍种植技术及适种区域

  两图为中科发5号与邻近田块的其他水稻品种对比。今年吉林水稻生长天气不好,苗期生长遇到低温,连续阴雨,稻瘟病比较严重,后期更遭遇了三次台风。中科发5号仍然表现优异,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米质优异。

  中科发系列粳稻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与合作者联合,针对东北地区最主要的优质米品种稻花香在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优异稻米品质基因、抗倒伏和抗稻瘟病等基因为主线,结合高产及理想株型基因等,运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的理念和技术,经过精心设计,选育而成的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和抗倒的中科发系列粳稻新品种。

  中科804于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70080),中科发5号(国审稻20180077)和中科发6号(国审稻20180071)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

  其中,中科804在黑龙江五常市稻花香主产区3000亩示范片中脱颖而出,示范推广工作当选中国科学院2018年第3季度和全年的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成果,并入选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9年中科804推广应用面积已达20万亩以上。

  李家洋院士(右)和当地的种粮大户(左)。

  目前,中科发5号等品种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工作正在进行。2019年中科发5号共示范20000多亩,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共布置了40多个百亩以上示范片,其中在吉林省吉林市布置了2000亩连片示范片,目前所有示范片及生产上均长势优良,同稻花香相比,中科发5号和中科804预计增产100kg/亩以上,抗稻瘟病和抗倒伏等抗逆性强可减少灾害损失30%,品质优良,口感更佳,尤其是整精米率,比稻花香提高8%以上。

  随着这些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优良性状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日趋凸显。

  附:

  1、中科804(国审稻20170080)品种简介

  中科804是用吉粳88/南方长粒粳选育而成,属于北方中早粳中熟组类型。

  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国家北方中早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8.83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7.86%,达极显著水平, 增产点比例100%,2016年续试平均亩产711.87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8.89%,,达极显著水平, 增产点比例100%,连续两年产量均居第一位,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0.44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8.4%,增产点比例10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0.7千克,较对照秋光增产5.79%,增产点比例100%。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在二年区试中,全生育期两年区试平均150.1天,比对照秋光早熟3天,株高105.9 厘米,株型紧凑,剑叶挺,活秆成熟,亩有效穗数30.6万,穗长17.8厘米,每穗总粒数117.6粒,结实率87.4%,千粒重25克,抗性两年综合表现: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1.3和1.7,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稻瘟病抗性强。

  主要米质指标两年综合表现:粒型长(长宽比2.9),整精米率68.7%,垩白粒率12.3%,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5.7%,胶稠度65.3 mm,达国标优质米标准,稻米外观好,适口性佳,经过黑龙江多个种业和多个企业组织品尝,其食味均超过稻花香。

  该品种为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适宜在北方中早粳稻中熟组和早粳晚熟组区域种植(吉林省中晚熟稻区,辽宁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 北疆沿天山稻区及南疆稻区种植)。

  2、中科发5号(国审稻20180077)品种简介

  中科发5号用空育131/南方长粒粳//吉粳88选育而成,属于北方早粳晚熟组类型。

  产量表现: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早粳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0.48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8.36%;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678.5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0.2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8.84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9.32%;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3.68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4.86%。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二年区试中,全生育期150.1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3天,其株型紧凑,生长清秀,后期转色快, 剑叶挺,秆青籽黄,分蘖能力较强,综合性状优,穗大粒多,高产,优质,粒型长(长宽比3.0),抗稻瘟病,抗倒伏。株高102.8厘米,穗长17.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7.3万穗,每穗总粒数118.3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6.9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0、2.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抗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3.9%,整精米率70.1%,垩白粒率6.0%,垩白度1.8%,直链淀粉含量16.1%,胶稠度70毫米,碱消值7.0,长宽比3.0,达到部颁优质二级米标准。

  该品种为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适宜在早粳稻晚熟组区域种植(黑龙江省第一积温稻区,吉林省中晚熟稻区,辽宁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

  3、中科发6号(国审稻20180071)品种简介

  中科发6号用龙粳18/南方长粒粳//吉粳88选育而成,属于北方中早粳稻中熟组类型的粳稻新品种。

  产量表现:2016年参加中早粳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2.5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5.93%;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667.07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2.2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9.78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4.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64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2.45%。

  特征特性:该品种在二年区试中,全生育期平均152.6天,比对照秋光晚熟1天。其株型紧凑,前期早生快发,生长清秀,后期转色快,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剑叶挺,活秆成熟,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是产量、优质、抗倒和稻瘟病抗性兼顾型品种。株高97.7厘米,穗长18.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9.5万穗,每穗总粒数129.8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4.9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1.0和1.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两年分别为1级和3级,高抗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3.3%,整精米率71.2%,垩白粒率8.0%,垩白度1.6%,透明度1 级,直链淀粉含量15.2%,胶稠度70毫米,碱消值7.0,长宽比2.6,达到部颁优质二级米标准。

  该品种为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适宜在北方中早粳稻中熟组区域种植(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 北疆沿天山稻区及南疆稻区种植)。(中国农网)

相关栏目

最新商品

热门商品

推荐商品

相关商品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