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需要我们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乡村之魂在于文化,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情感寄托,是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民族创造历史的智慧结晶,没有文化的乡村,只能是落后、愚昧、迷信的封建之地,只能被历史前进的车轮淘汰和淡忘。
乡村文化是乡民的精神家园,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门户,是沟通现代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窗口。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辆汽车……科技成果,改变了世界、影响着你我。一座戏台、一口古井、一条家训……乡村气息,定格了青春,记住了乡愁。随着时代变迁,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凸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方式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一些亭台楼阁在机器轰鸣声中坍塌,一些家规家训在嗨歌节奏中淹没,一些绝技绝活在机械生产中消逝,一些传统价值在商业气息中淡忘,致使民族文化基因在农村逐渐流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以文化滋养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文化凝聚着人文精神、传统价值,汇聚着乡村记忆、家国情怀,是挥之不去的乡愁。社会越发展进步,越需要发展振兴乡村文化,以文化自信托起文化自觉,继续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
新时期新征程,我们要以文化载体影响文化生态。整合乡村文化资源,用好乡村文化场所,在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断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去浸润、感染和引领群众,塑造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加大力度以文化品牌留下文化人才,一方面用新时代赋予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积极打造优质高效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做强乡村文化产业支撑,为留下乡土文化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既要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到基层,更要培育本土人才,增强本土人才的造血功能,积极将乡村文化的人才优势转化成资源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向高质量发展。(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司法局 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