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副产品供销网
农副产品供销网
资讯信息
农副商城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热点聚焦
一包榨菜养活了这个村,咋做到的?
时间:2020-02-11来源:三农网作者:佚名

  对于咱们普通农户来说,每年辛苦种出的几亩粮食作物,最后的收成可能还不如别人在外打两个月工来得多。种地挣钱难是大多数人的烦恼。

  但是,你能想象一棵小小的榨菜,竟然让一个村的人都致富了?今天咱们就来分享这个村的致富模式,感觉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种植榨菜,每亩效益提高4倍

  在重庆市苍岭镇,一提起榨菜,许多村民都赞不绝口,因为那是让他们致富的产业。

  榨菜头种植周期短,方便管理,而且收效快,产量高,一亩地能产3000公斤左右,每年10月播种,1月收获,正好弥补入冬后土地闲置的空白期,增加农田的收益。

  榨菜轮作出来的土地还可以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水稻、玉米等,每亩土地的效益提高了四到五倍左右。

  

  在这里种植榨菜,农户每年每亩可收入四五千元,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模式,让这里的榨菜成了摇钱树呢?

村集体帮大忙,榨菜不愁销

  这个村集体采用的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即:公司负责榨菜头回收、技术指导,村集体承担组织发动农户种植、协调生产过程中的矛盾职责,农户只管种植交售。

  

  苍岭镇的7个村、社区都建起了种植基地,公司统一种苗和技术,并按照每吨500元的保底价格收购,行情好时价格会更高。这样一来,榨菜种出来直接卖给公司,不用储存,不愁销售,收入有保障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家门口就业,增收带动

  这种模式下还有一种好处,就是企业在对榨菜进行加工时,需要部分人工来进行榨菜头的晾晒、剥皮等初加工,这就为附近的村民提供家门口务工的机会。2018年起,此种模式发展下来,当地农户累计增收30多万元。

  

  据了解,榨菜初加工1700元一吨,成品却卖能8000元一吨。成品价格是初加工的4倍多,如果能加工成成品,种植户的收入将翻几番。

  这也侧面反映出,产品流通环节大大增加了成本,如果农户能自己把控把这一环节,所能获取的利润将大大增加。

  当前的种植产业,销路是主要问题,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能把产业做到产销一体,那才成功了大半。苍岭镇的这种种植模式,值得许多亟待脱贫的地方借鉴。

关闭】【顶部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