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农作物病虫情报
第21期
广西兴安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与生态监测站(E-mail:xazb541300@163.co??2021年8月9日
中稻中后期、晚稻前期病虫发生预测预报
近期高温,降雨较少,以局部阵雨为主。我县中稻处于幼穗分化、抽穗扬花、灌浆阶段,晚稻处于种后分蘖期。据我站近日在界首镇、湘漓镇、兴安镇、崔家、溶江等乡镇调查,具体发生情况及预报如下:
1.第三代二化螟、三化螟:我站7月25日- 8月6日在各乡镇对第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第二代二化螟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目前最高残虫密度为783头/亩,最低为0头/亩,平均残虫密度为576头/亩,同比去年减少2.5%,幼虫、卵、成虫并存,以4~5龄、蛹、预蛹、成虫为主。二化螟世代重叠,世代发育不整齐,历期长。根据我站对幼虫发育进度调查情况,结合当前气候和苗情分析,预计第三代二化螟螟蛾盛发期为7月30日~8月17日,高峰期8月6日-8月15日;蚁螟盛孵期为8月7日~8月25日,高峰期8月14~23日。第三代二化螟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级别为2(3)级,发生面积10.5万亩(含中稻)。主要造成中稻虫伤株或白穗,晚稻大田分蘖期禾苗枯梢和枯心。第三代三化螟无发生。
2.第五代稻飞虱:据我站测报灯下观察,第5代虫量较少,田间褐飞虱占比81.4%。田间普查:最高10124头/百丛,最低为0,平均为876头/百丛,中稻虫量多,晚稻虫量少,早稻收割后,部分残虫迁入附近中稻田,加大中稻田虫量。田间成虫迁入高峰日为8月5日,预计近期仍有成虫迁入,合并本地虫源混合发生,第五代稻飞虱低龄若虫期盛期为8月15—25日,发生程度中等,局部大发生,级别3(5)级,发生面积为10.5万亩(含中稻),为害中稻及晚稻。
3.第五代稻纵卷叶螟:第五代稻纵卷叶螟田间成虫第一个日为8月5日,田间最高蛾量为1657头/亩,最低为0头/亩,平均232头/亩,中稻蛾量多,晚稻蛾量少。8月6日调查:幼虫最高残虫密度为193头/百丛,最低0头/百丛,平均为22头/百丛,最高卷叶率19.2%,最低0%,平均2.6%,目前田间幼虫、蛹、成虫和卵四虫态并存。预计近期仍有成虫迁入,合并本地虫源混合发生,第五代稻纵卷叶螟孵化盛期为8月12日—22日,??一、二龄幼虫高峰期8月14日—20日。近期温度较高,卵粒孵化减少,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级别3,发生面积(含中稻)8.5万亩,为害中稻及晚稻。
4.纹枯病:目前高温少雨,间有阵雨或小雨,田间环境条件仍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据我近期系统调查,中稻最高病丛率为100%,最低为0,平均12.3%,为害中稻,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级别4,发生面积6万亩。
5.稻叶瘟??:近期降雨小,但晴天晨雾重,中稻叶瘟最高病丛率19.2%,最高病叶率22.4%,发生的田块为急性、慢性型病斑。预计叶瘟为中等偏轻发生,局部田块中等发生,发生级别2(3),发生面积为1万亩。
6.穗颈瘟:预计中稻穗颈瘟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级别为2(3)级,发生面积1.3万亩,历年老病区中等偏重发生。
7.稻曲病:预计中稻稻曲病发生较普遍,发生级别为3级,发生面积5.5万亩。
8.南方黑条矮缩病:晚稻栽种后分蘖期,易受带毒白背飞虱传播病毒,引起发病。预计发生级别为1(2)级,发生面积0.5万亩
二)、防治意见:
各乡镇水稻布局不同,农技人员要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明确各地病虫的主攻对象,指导农户及时用药。
防治对象及使用药剂:
1.二化螟: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成虫,减少害虫产卵量,压低虫源基数。8月12~21日蚁螟孵化高峰期,晚稻本田枯鞘率达到3%时,中稻破口期要及时施药防治。每亩用可选用可选用4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Bt)60毫升、20亿PIB/毫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60克、34%乙多·甲氧虫(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20-24毫升、40%福戈水分散剂12克、10%稻腾(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30毫升、2.5-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100毫升、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10-16毫升、34%噻虫·茚虫威20-24毫升,亩喷药液量32-64升。
2.稻飞虱:??抓准在低龄(一、二龄)若虫盛发期用药防治,分蘖期虫口密度超过1000头/百丛、孕穗期虫口密度超过500头/百丛的田块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30克、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30克、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2克 (有效成分0.8克)、20%烯啶虫胺粒剂1500—2000倍、10%醚菊酯悬浮剂1000倍、10%三氟苯嘧啶(佰靓珑)悬浮剂16ml,注意与速效杀虫剂敌敌畏、叶蝉散的协调使用,亩喷药液量32 -64升。
3.稻纵卷叶螟:??晚稻分蘖期田间幼虫口密度超过50头/百丛、中稻穗期幼虫口密度超过虫量30头/百丛,每亩可选用4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Bt)60毫升、20亿PIB/毫升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60克、34%乙多·甲氧虫(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20-24毫升、40%福戈水分散剂12克、10%稻腾(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30毫升、2.5-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100毫升、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10-16毫升、34%噻虫·茚虫威20-24毫升,亩喷药液量32-64升。在一、二龄幼虫高峰期用药。
4.纹枯病:田间病丛率达15%时施药防治,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或水剂100-150克、爱苗(30%苯甲·丙环唑乳油)每亩15-20ml、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2 5毫升等农药兑水48-64升公斤喷雾。
5.稻瘟病:中稻、晚稻田间出现急性病斑、发病中心或病叶率达到10%时用药剂防治,中稻重点抓好大胎破口期、抽穗期的穗颈瘟药剂预防,在大胎破口、抽穗10%及齐穗各用药一次。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140克、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40克、2%春雷霉素(加收米)80毫升、40%富士一号80毫升兑水48-64升喷雾。??
6.稻曲病:可选用40%福星乳油(氟硅唑制剂 )乳油8000倍、5%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或水剂100-150克、爱苗(30%苯甲·丙环唑乳油)每亩15-20ml、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2 5毫升、兑水48-64升,水稻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各喷雾1次。
7.??南方黑条矮缩病:晚稻分蘖期防治稻飞虱2次,每6-7天内用药一次,连用两次,以杀灭传毒稻飞虱,切断毒源。并注意添加宁南霉素、超敏蛋白等抗病毒剂。
使用一喷三省技术(配药时加入奇攻或施倍丰助剂,省水、省药、省工),减少农药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