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塔县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全省肉羊产业强县为目标,结合全省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大力实施“3215”肉羊产业发展计划,努力打造肉羊产业集群,下大力气建基地、扩规模,建体系、强支撑,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180万只,有效推动了全县肉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了特色明显、优质高效的现代肉羊产业体系。
一、羊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点面结合双手齐抓,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和适度规模养殖同步推进,以大场大户为牵引,以千家万户为基础,扎实推进“五配套”高效肉羊养殖和标准化设施规模养殖,通过政府引导、项目示范、社会投入的办法,全面提升金塔、鼎新、西坝“三片”羊产业发展标准化、规模化水平,逐渐形成了千家万户“五配套”,大场大户“进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至目前,全县建成设施养殖园区11个,设施规模养殖大场137个,建成部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8个,建成“五配套”模式养殖示范村73个、示范组230个,培育“五配套”模式养殖示范户2.86万户。
2.良种良技双管齐下,良种羊品质改良持续加强。按照“调品种、上品质,增产量,提效益”的思路,全面开展良种羊繁育“核心区”建设,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工程,全面开展良种场、扩繁场、示范场、商品场四级良种繁育网络建设,通过统一供种、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采取良种适度外引和腹腔镜授配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推广杜泊、澳洲白等优质肉用良种和肉羊温精授精等先进技术,有效推动了羊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种羊场1个,良种羊扩繁场6个,温精授配示范点10个,年引进高代杂种公羊500余只,良种基础母羊1万余只,杂交改良肉羊30余万只,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草畜协调协同发展,羊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面打造优质饲草生产加工“核心区”,引导养殖户开展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加工转化利用力度;开展优质苜蓿的引进和试验示范力度,不断培育适宜我县环境的高产优质苜蓿品种;加大优质苜蓿制种基地的建设力度,扩大优质饲草的种植规模,提升饲草机械化种植加工水平;推进饲草料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全力实施粮改饲工程,积极推广全株玉米青贮和优质紫花苜蓿裹包青贮技术,逐步打造与羊产业发展规模相适应的饲料生产体系。至目前,全县秸秆加工量达到17.6万吨,其中:全株玉米青贮4.95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72%以上;全县种植优质牧草达到26.7万亩,其中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7.8万亩。
4.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羊产业倍增计划全面开启。结合全省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以金塔镇、东坝镇、大庄子、镇鼎新镇四个乡镇肃航高速百公里百个规模养殖场建设百万只肉羊产业示范带为目标,依托“金塔肉羊”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全力开展金塔县现代肉羊产业示范园创建,大力推行“种羊场制种+合作社扩繁供种+农户连片养殖+养殖场集中育肥+屠宰场订单收购”的利益联结帮带机制,把种羊场、合作社、规模养殖场(户)、屠宰企业全部聚集到羊产业链上,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经营,提升品牌竞争力,逐步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羊产业发展体系。2021年示范基地已新改扩建种羊场1个,万只羊场2个,三千只羊场3个,千只羊场10个,“五配套”养殖示范组9个,培育“五配套”养殖示范户168户。
5.招商引资“双擎”驱动。全面激活产业发展潜力。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抓项目、争投资、促发展,全力扶持屠宰企业、加工企业、草业公司等全产业链各领域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2021年全县引进中央及省级资金1404万元,重点开展肉羊品种改良、百场示范、加工增效、饲草提质、服务保障“五大工程”项目建设,积极采取贴息扶持、资金补助、项目扶持等方式,加大对良种羊引进、温精授配改良、标准化羊舍建设、投喂料系统自动化、粪污资源化利用、优质饲草开发利用、畜产品加工增值、冷链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全面激发肉羊产业发展潜力,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促进肉羊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6.科技服务强力支撑,全力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严格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工作责任制,全力推进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适时补针的免疫制度,确保口蹄疫、小反刍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加大布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力度,强化疫情监测、报告、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各项综合性防控措施落实,进一步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组建肉羊产业技术服务团队,采取技术人员包挂村组、入户指导的方式和邀请外聘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外出观摩学习的方式,加强对规模养殖户和种草养畜大场大户的培训力度,严格推行“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精准化养殖、科学化防疫、无害化处理”的“六化”标准,实现了羊产业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目的。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产业发展资金短缺。虽然通过农业农村部门的积极努力引进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资金,但与产业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方面的补助资金短缺,制约了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县级技术人员短缺。受机构编制影响,县级无畜牧站,技术推广人员短缺,人员多岗兼职,影响了全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之官方兽医人员不足,屠宰场、交易市场无法足额配备官方兽医人员。
3.乡镇技术服务力量薄弱。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年龄偏大,顶岗缺岗严重,科技服务、动物防疫、疫病防控等工作疲于应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致使服务体系支撑作用难以全面发挥。
4.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增大。随着畜禽养殖规模扩大,交易流通日益频繁,进出入县境道路较多,动物疫病防控力量不足,布病、禽流感、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难度逐年增大。
5.疫病防控经费严重不足。县级财政困难,无法足额保障动物疫病防控经费,导致全县防疫物资紧缺,因病设防的动物疫病疫苗无钱采购,严重影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此外201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实验室检测收费,导致实验室检测经费严重不足,检测经费无法保障。
三、意见建议
1.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全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大力扶持种羊场建设,提高全县优质良种羊的供应能力;建立以小尾寒羊、湖羊、杜泊、澳洲白为主体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推广肉羊温精授配和杂交改良技术,不断加强畜禽良种普及力度,促进品种改良,实现土种变良种,劣质变优质,低产变高产,推动我县肉羊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
2.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以肉羊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方式转变,全面推行涵盖畜禽品种、生产饲养规程、粪污资源化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环节标准,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优势特色,加强规划引导,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行“种羊场制种+合作社扩繁供种+农户连片养殖+养殖场集中育肥+屠宰场订单收购”的利益联结帮带机制,促进肉羊产业的高质量高速发展。
3.持续加强饲草料生产。积极推行粮改饲,引导养殖户开展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加工转化利用力度;加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扩大优质饲草的种植规模,提升饲草机械化种植加工水平,推进饲草料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4.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鼓励企业依托“金塔肉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优势,开展供种、生产、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积极打造“绿色、优质、无公害”的羊肉品牌,扶持绿色羊肉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化经营,提升品牌竞争力。
5.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落实力度,强化疫情监测、报告、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各项综合性防控措施落实,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做好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6.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肉羊等畜禽行为,严格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加强兽药、饲料监督管理,认真开展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7.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强化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加大阵地、人员、资金保障力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不断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8.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我县资源禀赋,广开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集产加销于一体的好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确保项目抓实见效,推动畜牧业高起点、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