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墒情旱情专报
一、7月以来墒情旱情状况
7月下旬以来,安徽、江西、江苏、湖南、湖北、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省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降水量偏少5-9成。其中江西、湖南、湖北三省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湖北、江西降水量为同期最少。长江中下游地区≥35℃高温日数有20-5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5-40天。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湖北东部、湖南北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部等地出现干旱,部分地区出现重旱。
据墒情监测结果,10月份干旱最为严重,长江中下游监测区干旱和重旱合计占比达到55.6%。其中安徽、江西、江苏、湖北等四省旱情严重,干旱和重旱合计占比分别达到80.4%、76.8%、52.5%和49.9%。严重旱情导致晚稻出现萎蔫、卡穗、结实率下降,棉花减产及纤维品质下降,柑橘等水果产量和品质下降,油菜、小麦播种等进度延迟。
二、目前墒情旱情状况
11月24-27日,长江中下游旱区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降水量达10-50mm。据墒情监测结果,当前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浙江五省大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60%-85%,墒情适宜,旱情基本缓解。湖南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超过85%,墒情过多。江西东部、福建北部持续无降水,墒情不足和干旱合计比例为56.5%,旱情持续。与11月8日相比,长江中下游各省0-20cm土壤含水量上升监测点数量占77.3%,下降占22.7%;20-40cm土壤含水量上升监测点数量占55.3%,下降占44.7%,大范围降雨有效补充了土壤表墒。
三、有关生产建议
各地应加密开展墒情监测,及时掌握农田土壤墒情状况,发布墒情信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指导抗旱减灾。油菜未播种田块,应抢抓近期墒情适宜有利时机,调整种植计划,改种小麦、绿肥、观赏油菜等。小麦注意调整种植品种,若 12 月 20 日前仍然不能播种小麦,可改种早春蔬菜等作物。据气象预报,12月5-7日,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将出现明显降雨,各地应充分利用库塘堰坝和集雨窖池等设施蓄集雨水,积极采取喷灌、滴灌、注水灌等节水技术措施,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确保油菜、蔬菜、果树、茶树等在地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