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重庆市丰都县在保障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大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丰都县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近年来,始终秉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扛起‘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丰都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隆厚文说。
决战污染防治攻坚取得阶段胜利
2018年以来,丰都县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年行动”,并科学制定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攻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主体,序时推进落实。
该县生态环境局作为牵头部门,坚持补短板强弱项,集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提质增效、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碧溪河石板水综合整治五大标志性战役,完成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195项,集中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我局多管齐下治理碧溪河流域,碧溪河水质由劣Ⅴ类改善达到Ⅲ类;深化巩固龙河整治成效,龙河丰都段成功创建为全市唯一、全国首批17条示范河湖之一;清理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和道路、建筑施工扬尘等专项治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搬迁,大型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隆厚文说。
碧溪河附近村民张正树介绍,很早以前,夏天经常有人去河里洗澡、抓鱼摸虾,但是后来,流域两岸养殖场增多,河水逐渐变得污浊,还有一股刺鼻的臭味,就再没有谁下河洗澡摸鱼了。“近几年,确实河水又开始变得清澈,村民还把衣服拿到河边去洗。”张正树说。
率先实现农村污水处理监管全覆盖
“以前,农村基本不会产生污水,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污水越来越影响周边环境,为此我们村修建了2座污水处理站,安装污水管网2.48万余米,修建生活垃圾台21个,并帮助农户硬化院坝1.87万平方米。”高家镇汶溪村党委书记李文龙说。
采访中笔者发现,丰都县通过对农户进行改厕、改院、改厨、改圈“四改”,农户家的卫生间、厨房、圈舍等的污水,都是经过污水管网流到了污水处理池,避免了二次污染。有的还在院坝旁边修建了花台、喷水池,栽种了绿色植物,看上去格外的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隆厚文介绍,近年来,丰都县生态环境局着力推进环境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 创新采取PPP模式,引进第三方环境治理,加快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成功引进北京桑德水务公司一体化建设运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全县3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3万余方,率先在全市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同时,通过PPP模式引进北京伟瑞迪公司联合重庆环投基金率先建成全县3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建设并一体化运维20年,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切实提高环境治理和监管水平,推动城乡环境同步改善。”隆厚文说,这也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筑牢安全底线
高家镇辖区内的汶溪流域,多数农户有养猪的传统,有的农户还把养猪当成增收主要渠道,每年饲养两茬生猪,而由此产生的粪便通过雨水流入了汶溪河,对河水造成了一定污染。
“自推行河长制以来,上面经常来交涉,不准我们在流域附近养猪,为了响应号召,我就改行了,现在搞起了种植业,还把以前的养猪场复垦,栽种上了果树。”原养猪户陈树权说。
隆厚文介绍,丰都县生态环境局常态化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统筹开展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打击危险废物违法处置等多个环保专项行动,动态管理环境安全隐患,降低环境风险。“我局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强化公检法司联动协防,配合人民检察院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全面推行环境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
“‘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隆厚文说,该局制定了“诚信红黑名单”及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开展环境信用等级评价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
隆厚文表示,下一步,丰都县将持续推进乡镇基层环保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环境网格化管理,切实构建起基层环保“有人办事、有能力办事”的共建共享良性格局,助推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09/t20210901_964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