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实施《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2018-2020)三年行动方案》,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激发动力,着力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了一批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示范带动效应突出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初步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兰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东兰县加大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整合力度,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三产融合、招商引资等措施,示范区建设亮点纷呈。2014年以来,东兰县共创建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01个,其中获得自治区核心示范区认定5个、县级示范区6个、乡级示范园34个、村级示范点156个,创建数量居全市前列。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推动18家农业企业、32家农民合作社、7家庭农场、 15家电商企业进驻和参与示范区建设,涉及示范区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技术服务等领域。示范区经营主体主要发展富硒稻米、山茶油、核桃、板栗、“三特”水果、食用菌、畜禽、水产品等28个绿色生态农产品。
为了提高示范区科技水平,东兰县加强与广西农科院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林科院及各种产业协会等科研机构合作,组织专家深入示范区基地,不断提高示范区的种养、产销、学研的技术含量,各级示范区的机械化率达80%以上、科技应用9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同时指导示范区注册名优品牌10个,创建数量居全市前列;获“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5个,其中东兰墨米及东兰墨米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丰富的、独具东兰特色的农产品。 2020年示范区经营总收入达338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10716户(其中贫困户3023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
东兰县注重示范区功能效益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凸显示范区创建的助推作用。如东兰县那菇香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区与村级集体经济有机融合,基地为全县147个行政村提供优质的菌棒和食用菌栽培技术服务,与98个村集体经济合作培养菌棒550万棒以上,带动30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为2020年实现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提供了有力支撑。东兰县还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化、推动销售网络化、打造产品品牌化、促进农旅一体化,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如东里村阳光玫瑰示范园通过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与红色资旅游源相结合,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集观光休闲、田园采摘、乡村体验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88个入股的贫困户年获分红4.8万元、120多个农田出租户分获年租金10多万元,每年还创造400多人次的务工机会,将基地建成了“党旗引领、红色共耕”脱贫示范项目。
当前,东兰县以创建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建设目标,特色主导产业主要有种植类、养殖类、林业类和乡村旅游等4大类产业,涵盖富硒米、桑蚕、“三特”水果、中药材、东兰乌鸡、黑山猪、黑山羊、红水河鱼、山茶油、核桃、板栗及休闲观光农业等。(东兰县农业农村局:华彬、廖艳梅)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99701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