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朝阳市朝阳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村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推行“一村一品一特色”,因地制宜大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优势养殖,拓宽了增收渠道,促进了乡村振兴。
走进朝阳县润民养殖有限公司的土鸡养殖基地,漫山遍野的土鸡在林舍间游走啄食。据了解,朝阳县润民养殖有限公司是西营子乡的扶贫企业,成立于2019年,占地面积近100亩,基地土鸡存栏量8000只,目前日产蛋量约2000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全乡范围内发放鸡苗,鸡和蛋将全部回收,同时吸纳全村富余劳动力10余人就近就业,确保群众稳定的增收渠道。
润民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别人养鸡关在笼子里,我们推广的是林草地散养土鸡模式,鸡在林草地里自由放养,以青草、昆虫为食,不容易生病。这样的鸡才是生态土鸡,产的是真正的无公害鸡蛋,所以特别受城里人欢迎,供不应求。下一步,我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吸纳更多人加入,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通过创新模式建产业,产业带动兴农村,不仅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找到了一条增收渠道,同时还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乌兰河硕蒙古族乡以牛羊规模养殖为抓手,量身定制优惠扶持政策,推进畜牧业跨越科学发展。走进乌兰河硕蒙古族乡的小尾寒羊养殖基地,工人江宝海正在喂羊,自从建起了羊场,他就被聘用当起了饲养员,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江宝海说:“我家原来挺困难的,地又少,这两年苞米又不值钱,没啥盼头,自从来羊场干活儿,每个月能挣3000块钱,又种点地,卖俩钱,这日子就有盼头了,一年比一年好了。”
朝阳县紧紧围绕调结构、补短板、抓重点、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目标,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农民”为抓手,积极推进东方希望、中粮集团、温氏、正邦等牧业集团重点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从而实现提质增效,促农增收。目前,该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47.25万头、17.26万头、99.36万只和1563万只。全县畜牧业龙头企业14家,建设规模化养殖场达710个,全县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全县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畜牧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朝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说:“2021年,朝阳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县‘十项重点工作’,把项目建设作为畜牧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步伐,确保畜牧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nyyw/qsnyxxlb/202111/t20211103_431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