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抚松县抚松镇顺江村看到,田间水渠的淤泥被彻底清除,满载泥土的拖拉机在田间小道上来回穿梭,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对水渠进行修筑铺设。这是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
“镇里帮我们修了这样的水渠,真好啊,以后农民种菜用水就有保障了,感谢抚松镇为我们老百姓解决难题。”顺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晓强表示。
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抚松镇杜绝学用“两张皮”现象,抢抓农时,兴修水利,全力解决农户农业生产用水问题,让党史学习教育在“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中见实效。“现在我们村大小沃子区域的1.8公里农田路已经全部修完,水渠己修好了712米,还有500米就全部竣工了。高标准农田就是好啊。”说起高标准农田,李晓强满怀感激,竖起大拇指直言。
据了解,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过去农民都不愿种的“难缠”土地,变成了种粮、种菜大户的“抢手货”,高标准农田逐渐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香饽饽”,促进了抚松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
“抚松镇2600多万元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5个标段同时进行,只要完成了工程总量的90%,部分标段已进入收尾阶段。按照这样的进度,目前天气晴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按期完成不成问题。”抚松镇副镇长贾臻介绍说。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11/t20211117_8287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