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省农业农村厅在太原召开全省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座谈会,深入研判全省生猪生产、猪肉价格、疫病防控、金融信贷等现状,研究应对办法和措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志杰出席并讲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茹栋梅主持会议。

刘志杰指出,我省生猪产业取得了殊为不易的成就,一季度生猪存栏已达654万头,出栏284万头,猪肉产量2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7.8%、38.4%和45.9%,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为稳产保供做出了重大贡献。生猪饲养规模、技术水平、生物安全和工厂化、智能化应用都大幅提升,居于农业产业的领先地位,各个企业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刘志杰强调,当前猪产业猪经济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推动解决。一要准确把握形势。当前出现的量增、价落、效益降等情况,生猪疫情、进口猪肉和消费减少等压力,都是由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产业规律决定的,有跌必有涨,必须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二要科学研判走势。要从国际缺猪的全球背景下来研判,从保障国民猪肉供给的要求下来研判,用政策的因素去对冲市场,保持产业平稳发展。三要保持良好态势。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市场监测预警预报,大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发挥产业体系专家作用,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四要挖掘发展优势。挖掘山西天然防疫屏障的环境优势,温和干燥的气候优势,山多沟深的地貌优势,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建立重大问题响应机制,加强合作协调,推动山西生猪产业做大做强。
刘志杰要求,要系统梳理当前生猪发展情况,逐项研判现有政策适用性,提出一揽子支持政策。逐项研究企业提出的困难,现在能够解决的要立刻解决。需要政策层面解决的,要列出清单,向政府提出建议。

临汾市、太谷区、阳高县等生猪主产市县畜牧部门负责人,温氏、大北农、大象、凯永、华亿、晋润等养殖和屠宰企业代表,银行和保险机构代表,生猪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在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nxi.gov.cn/sndt/nyyw/202106/t20210620_49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