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一种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其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玉米籽粒含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重要的口粮,也是一种发展养殖业、轻工业、食品业等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之一。在今后的相当时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我国要解决粮食自给,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饮食结构,增加肉、蛋、奶等营养丰富的食品,就必须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并提高玉米的单产。
2006年我区玉米种植面积约495.40千公顷,约占全区粮食面积的25%,占全疆粮食总产的40%以上。新疆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的机械化收获程度已达80%,水稻的机械化收获程度已达30%,而玉米的机械化收获程度不到5%。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产品生产的市场化发展,带动了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玉米及玉米初深加工产品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机遇,同时也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区玉米生产中特别是收获的机械化水平低,已严重制约了玉米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和经营化的发展。玉米的人工收获费工、劳动强度大,由于玉米是—作物,必将与收获棉花和特色作物以及播种冬麦等争抢农时、劳动力矛盾十分突出,机械联合收获玉米可有效地减轻农民劳动负担,节约大量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玉米的收获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附加产值,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
玉米是我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优质饲料和医药、化工原料,玉米的籽粒、茎杆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源。搞好玉米生产加工对农业、农民、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区玉米主要分布在南疆和北疆沿天山北麓各地州。南疆以间作套种和复播玉米为主,北疆以正播玉米为主。多年来,新疆的玉米收获机械化一直是党政部门、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广大农牧民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虽然其发展也曾经历了几次高潮,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能快速突破。近两年来,发展玉米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面积的增幅是最大的。当然,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改善,农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籽粒、秸杆)需求量会大幅度增加,玉米生产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和飞跃。
玉米收获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玉米收获的季节性强、劳动强度高、作业量有大。加快发展玉米收获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力生产强度,有效解决“抢收抢种”矛盾,取保玉米实现适时收获和小麦及时播种,以实现玉米、小麦生产双丰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第三产业,生产、生活观念和水平的改变,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需要是发展的动力。
从耕地、播种、收获三个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来看,收获机械化是最薄弱的环节。截止2006年底,新疆总耕地面积2505.66千公顷,当年实际完成机耕作业面积为2382.56千公顷,其中,机播小麦面积598.08千公顷,机播玉米面积351.46千公顷。机播水平达到95.1%;机收水平达到35%。其中,小麦机收水平达到80%,而玉米收获机械化则是这一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环节。成了影响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玉米生产的发展会拉动机械的需求,玉米生产机械化也将是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已由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大幅度的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继小麦联合收获全面推广的良好势态后,玉米联合收获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