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为临夏州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注入了强大动力,农机合作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范围从县域延伸到跨县、跨州、跨省,农机使用效率、经营效益明显提升,全州农机合作社发展到20个,其中服务功能强,作业领域宽,经济效益明显的农机合作社主要有:
典型一:和政县吊滩乡俊吉农机合作社,2008年成立,承包土地400亩,拥有农机固定资产20多万元,2008年享受国家补贴3.74万元,自筹7.58万元,购置油菜联合收割机1台,250型拖拉机2台,机引犁铧2部,在本县内开展机收油菜、脱粒作业560亩,收入2万多元;机耕作业450亩,收入1.5万元。2009年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0.77万元,自筹1.59万元,添置了250型拖拉机1台,分层施肥播种机1台,完成油菜机播400亩,三秋生产中完成机收油菜400多亩,作业收入3万多元。
典型二:永靖县盐锅峡镇服民农机专业合作社,2009年成立,拥有农机固定资产70万元,2008年享受国家农机补贴4.4万元,自筹8.4万元,购置了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在永靖县、临夏县开展跨区机收作业,完成作业面积500亩, 收入4万元。2009年享受国家补贴6.2万元,自筹12.7万元,又添置了404型大型拖拉机2台,250型拖拉机2台,配置旋耕机、犁铧、播种机5台,在永靖县、临夏县两地错时开展跨区农机作业,完成机收小麦、油菜1000多亩,机械耕地2000多亩,机械播种500多亩,收入达到20多万元。
典型三:广河三甲集镇仲林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105万元,拥有以耕作、收获、饲料加工等为主的各类机械94台(套),在春耕、三夏、三秋农时季节,到白银、武威(移民点)、临洮及本州的东乡、康乐、和政等地开展以机耕、机播、机收为主的跨区作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实现总收入85.7万元,纯收入达46.2万元。
典型四:广河县城关镇如祥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2008年享受国家农机补贴13.2万元,自筹25.2万元,购置了3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庆阳地区开展跨区作业,完成作业面积9100亩,收入36.4万元。2009年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13.2万元,自筹85.4万元,又添置了11台小麦、玉米多功能联合收割机,跨省区到山东、河南等地开展跨区机收作业,完成作业面积9800 亩,收入达到 40万元。
农机合作社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提升了农机化发展水平。通过开展农机作业、农副产品加工、农机维修、农用运输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方便了农户,致富了自己,促进了农机共同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州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州耕播收农机化综合水平20.2%,比“九五”末提高了8个百分点。农机经营纯收入1.33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0.3亿元,增长28%.
二是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服务组织有一定的农机技术和经营头脑,对各种节本增效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敢于实验、易于接受,已成为农业、农村新科技推广运用的示范者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各种新技术通过他们提供的农机作业服务,在当地得到示范、辐射和快速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几年来先后示范推广了以小麦膜侧沟播、玉米残膜捡拾起茬、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保护性耕作、机收小麦、玉米双垄覆膜种植和以机械深松、节水灌溉、机械铺膜、化肥深施等“八大”技术为主的旱作节本增效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项目11项。2008年和政县俊吉农机合作社首次引进推广的油菜联合收获机,填补了全州乃至全省油菜机械化收获的空白。在推广的项目中,《马铃薯机械化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双垄覆膜播种机具研制与应用技术》获州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残膜捡拾起茬技术示范项目》获州科技进步三等奖。
[1]
Tags:甘肃临夏州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