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副产品供销网
农副产品供销网
资讯信息
农副商城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行业标准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调研上海农业方向
时间:1970-01-01来源:作者:周大勇

  从8月14日到9月2日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来到松江区新浜镇,穿梭在田头、企业,并深入到农民家庭,开展上海农村建设调查。

  “俞书记在二十二天时间里,四次深入调研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保障、工业园区内落户企业的生产经营、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入学等问题。”12月26日,新浜镇党委书记浦全林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俞正声的调研活动,是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层联系点调研的活动之一。上海试图在调研中破解“三农”难题,形成思路,推动发展。11月19日,俞正声整理了《松江区新浜镇调查》。

  关注“三农”

  浦全林说,每次调研,俞书记都是临时确定调研时间、对象,使人无法事先安排,也无须安排。他通过剖析新浜镇农村这只“麻雀”,为研究上海郊区“三农”发展途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让郊区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掌握了第一手真实详尽的材料。

  8月14日上午,新浜镇镇政府会议室。

  按照惯例,浦全林拿出汇报材料,准备向前来调研的市委书记俞正声以及市委副秘书长李强、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作工作汇报。

  浦全林正准备介绍情况,俞正声开口表示:“你所要读的材料,我这里已经有了。还是我问你答吧。”

  浦全林回忆到,在那次座谈会上,俞正声详细询问了新浜的概况,工农业生产情况,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具体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分配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的生活状况。

  会后,俞正声在他的调研报告中写道:“新浜镇位于松江区西南端,镇域面积44.74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26.6平方公里(39904亩),占60%,是上海郊区典型的农业乡镇。”

  “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35.62亿元,增加值13.75亿元,财政收入3.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10.74万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580元(全区平均10367元,全市平均10222元),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区中下游。作为上海远郊农业乡镇,新浜镇的发展既有上海郊区农村的共性特征,也有自己的特点。”

  参与座谈的新浜镇镇长周艳说,俞正声在提问时特别关注“三农”问题,对农业配套服务体系尤其关心。

  俞正声在调研报告中写道:“值得一提的是镇农技服务中心,承担了蔬菜安全监管、动物防疫、粮食种植指导、农机管理和种子农药配送四大职能。中心共有22人,每个村明确1名技术员挂钩联系,规定每周下村2次以上,全过程指导家庭农场的粮食生产,同时对挂钩村种养殖业进行全面监控。”

  报告还表示:“中心还聘请13名村级兽医,为900多户人家散养的牲畜、家禽进行免费防病防疫。另外,中心还有600亩种子繁育基地,为全镇粮食生产提供优质粮种。”

  村级经济“算本账”

  当日下午2点,俞正声又继续他的调研,与村干部座谈。这次增加了鲁星村党总支书记陆建军、村委会主任沈菊忠,南杨村党总支书记陆小洪、村委会副主任陆根弟,新浜村党总支书记姚向东、村委会主任吴根连。

  听完三村干部简单汇报后,俞正声询问了村级组织要不要搞招商引资?在座的村干部异口同声表示需要。

  对此,俞正声给在座者算了一本账。

  浦全林说:“俞正声分析说,新浜镇共有企业1456家,其中商贸企业1080家,房地产企业6家,2007年实现总税收3亿元左右。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是实现镇级税收5万元以下不奖励,5万元以上的较大老企业实行镇和企业五五分成,小企业六四分成。”

  “落户在村的企业,镇级收入全部给村,由村决定对企业的奖励政策。2007年镇级分成税收为8310万元,返还企业4000多万元。鲁星、南杨、新浜三个村返还企业数额不尽相同,有两个村是20%,有一个村是50%~60%的不等比例。”

[1] Tags: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调研上海农业方向

关闭】【顶部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