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农机管理部门获悉,2008年,三亚市农机拥有量18774台,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76245亩,完成机收面积44190亩,全市农机耕作、机收等经营创收达到2.11亿元,同比增长13.3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生产成效显着。据市农机管理部门介绍,机插秧每亩收费70-90元,成本比雇工移栽节省20-30元,18万亩机插水稻可节省人工费 360--540万元,初步估算,如果加上机耕机收全面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全市每年可节本增效1147-1327万元以上。
农民购买农机当嫁妆成首选
最近,崖城镇农民王传海在2009年农机购置补贴现场会上购买了一台15412元的拖拉机,当场得到了政府补贴5000元。他告诉记者,这台拖拉机是他对象的娘家出钱给女儿买的嫁妆。由于购置补贴工作到位,切实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了购买农机的实惠,时下在三亚农民购买农机当嫁妆已成为首选,今年以来,像崖城镇农民王传海等购买农机当嫁妆的有15户。
据了解,三亚市2009年将投入1600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让广大老百姓购买农机得到真正的实惠。
从2004年中央1号文件将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纳入国家“一减免、三补贴”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以来,特别是2009年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三亚市购机补贴资金还达到了1600万元,这不仅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是全省唯一给予农民购机补贴最高的市县。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泥腿子”尝甜头
近年来,三亚市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建设,紧紧围绕三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通过开展现代农业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在全市农村实施“铁牛”富民工程,部分农机实行双补贴,加大了购置补贴力度。在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促动下,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机热情,直接拉动了农机总量的增长,促进了农机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阳光工程培训的实施,使许多农民都尝到甜头。如崖城镇城东村尹广渊在2006年农机推广培训中看到了商机。通过学习培训,他对发展农机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别人还在犹豫、怀疑、观望的时候,2006年12月,他毅然买下了两台东方红牌904大型拖拉机,两台机械获得政府补贴4万元。这几年,开上“铁牛”的尹广渊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
尹广渊致富不忘本,不仅带动2个舅舅、1个妹夫一起致富,而且带动村里许多人一起致富。如今,从糖厂下岗的弟弟尹林渊也回老家与他一起搞起了农机。记者在崖城镇白超田洋采访时,尹林渊正开着农机做香蕉秸杆还田,仅一个上午,尹林渊就打掉了20多亩香蕉秸杆。他说,如果用人工砍的话,一亩要花费220元,而用农机将香蕉秸杆打碎每亩仅花80元,不仅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为农民增收,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
市农机管理局局长钟昌恩说,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一些以前想购机但由于资金不足的农户,现在都圆了购机梦。
万台农机奏响希望田野的乐章
据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现在随着市政府加大购机补贴力度,补贴范围扩大、种类增多,农民购买农机热情高涨。这是他们最近专门组织专项调研得出的结论。如2009年三亚市和中央计划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00万元,补贴机具种类由去年9大类30种机具增加到12大类138种机具,特别是今年购置水稻育苗插秧机补贴达85%左右。
为了确保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农机部门采取政府补贴、工厂让利、经销商送秧盘的方式,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如最近在凤凰镇举行的水稻插秧机购置现场上,这些价值19000元的水稻插秧机,农民仅花了500元,其余的由政府补贴和工厂小额让利。目前,三亚市农民已购买水稻插秧机123台,这将为规模化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1]
Tags:三亚农民买农机获补贴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