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
旗下网站·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农副类十强)
您好,欢迎来到农副产品供销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资讯信息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消费指南
农产知识
农网导航
农产技术
市场信息
管理机构
农户农企
贴身宝贝
流通单位
科教单位
媒体单位
服务单位
三农专题
三农专题
新农合
家电下乡
一村一品
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
万村千乡
金农工程
农村合作社
农副商城
粮油茶糖
蔬菜果品
水产肉蛋
副食调料
特种养殖
药材烟草
蜂菌酒饮
地方特产
花卉林木
特色种植
棉麻丝绒
皮毛畜禽
饲料饲草
经济作物
打假维权
网上互动
农产供求
农产商家
招商招标
生活用品
致富项目
书刊音像
会展服务
专家服务
推广服务
人才服务
策划服务
行业报告
农产博客
农产论坛
三农内参
农产供求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供应信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信息
会展信息
人才信息
资讯信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产知识
->
特色种植
夏秋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时间:1970-01-01
来源:三农市场网
作者:李梅
【
大
中
小
】
一、增施追肥、根外喷肥。夏秋茶追肥以早施为好。一般应在春茶结束后及时追肥,肥料以每亩尿素15-30kg或硫酸氨20-30kg等速效肥为好,也可用腐熟人畜肥兑水浇施。根外追肥每百公斤水加尿素200-2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进行喷施。也可喷施稀土微肥、茶树叶肥等茶树叶面肥,效果更好。
二、中耕锄草,抗旱保墒。清除杂草是夏秋季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茶园经春茶采工的多次踩踏,土壤表层变得坚实,应结合夏秋茶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使茶园土质疏松。夏秋季常有伏旱或秋旱,我省茶园多数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区,难以灌溉,可就地取材,在茶园铺草进行保墒防旱。这样既可保水,又可抑止杂草生长,杂草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夏秋季茶树主要病虫害都已进入盛发期,极易出现严重危害,导致减产减收,防治病虫害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茶事之一。主要的病虫害有茶尺蠖、茶毛虫、蛇眼蚧、小绿叶蝉、螨类等。因此,各地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查,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农业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采取化学农药予以控制。可选用无公害茶叶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如天王星,每亩30-50ml,兑水50kg喷雾,也可选用80%的敌敌畏、50%辛硫磷1000倍液,注意喷透喷匀。严禁使用高残毒农药。
四、因树制宜,合理采摘。采摘夏秋茶要因树制宜,采养结合。改造更新茶园和幼龄茶园宜分批打顶采,以留养为主;因生产茶园宜及时嫩采、分批留叶采。夏秋季气温高,茶叶易老化,应及时采下芽叶及对夹叶,增加采摘批次,一般3-5天采一次,可采20批次以上,以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要杜绝“老嫩一把采”和乱抓等不合理采摘方式。鲜叶中不能夹杂老梗、老叶、茶果和非茶类夹杂物。同时要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做到鲜叶原料不损坏,不发热变质。
五、精细加工,提高品级。要在鲜叶原料验收分级的基础上,严格把住加工质量关,必须按照红茶、绿茶、紧压茶、花茶以及各种名优茶的加工工艺规范精细加工制作。当前,要努力克服夏秋茶简化加工工艺粗制滥造的倾向,尽量减少茶叶中烟、焦、松、碎等问题,努力改变“红茶不红、绿茶不绿、花茶不香、名茶不名”的落后局面,全面提高夏秋茶品级。要加大夏秋茶名优茶的开发力度,要勤采、多制名优茶、高档茶、增加经济收入。
Tags:
夏秋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
关闭
】【
顶部
】
上一篇: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下一篇:向日葵黄萎病发生及防治措施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娱乐资讯
友情链接:
政府网
工信部
商务部网
发展改革委员会
(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
更多>>
农副产品供销网
|
网站帮助
|
网站简介
|
农网大全
|
网站地图
|
企业推广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本网概况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农副产品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行业百网成员站--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农业百强网站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农副产品供销网
nfcpgx.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005977号-11
联系邮箱:qgsndy@163.com
地址: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联系电话:010-80440269、010-69945235、010-56019387,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客服:
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