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被誉为中华仙草,本身就长在石头或树上。而在新坡镇仁里村委会斌藤村,石斛跟火山石有了完美的结合。目前,斌腾村种植石斛面积达300余亩,已有113个农户加入合作社种植石斛。按每亩年均收入10000元计算,合作社成员每户收入近30000元。

火山石上种仙草
斌腾村始建于明朝初期,是建于火山口琼北羊山区的一个古村落。在由火山石围城的石斛基地内,高高垒起的火山石上,一根根黄绿色的石斛将自己的根系深深扎到石头中。
斌腾村石多土少,地势起伏不平,难以涵养雨水,不适合传统农业生产。斌藤村民小组组长介绍,为了生产生活,以前村民只能见缝插针,从石头缝里找土地。
2013年,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团队第一次把石斛带到斌腾村,尝试将这些植物的种植、生产技术嫁接在火山石上。在试水种植成功后,斌腾村和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合作新模式,开展石斛种植,发展经济。我们与当地村民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公司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自己挣钱,更要带动老百姓挣钱。
石上经济富村民
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按照合作模式,斌藤村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农户不但可以以现金入股,拥有符合合作社种植石斛条件土地的农户,还可以利用土地使用权入股。此外,公司优先雇佣当地贫困户并支付劳动报酬,贫困户麦晓莉就是被雇佣的村民之一。
麦晓莉一家五口人,母亲身体不好,弟弟妹妹正在上学,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父亲一人在外打零工支撑。脱贫攻坚以来,政府帮扶家里购买了12只小羊、50只幼鸡、1只黄牛,并将她家纳入危房改造项目。
去年7月,镇政府工作人员来到我家,介绍我来这里工作。在基地内,麦晓莉主要负责出入库以及库存管理的台账工作,一个月就能拿到3000多块钱工资。
这并非个例。在石斛产业园基地内,贫困户杨小妹的笑容同样灿烂。去年4月份,政府出资帮扶杨小妹家购置了12只羊,同时协调安排她到石斛产业园基地打散工,在基地工作,一天能挣80块,来得多,挣得多。杨小妹笑意满满。
我们这里分为临时工、固定工、正式工。我们的临时工、固定工基本以村里人为主,这样也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为他们增收。石斛产业园基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