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从黔江区获悉,黔江把发展羊肚菌作为重要的脱贫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目前该区羊肚菌种植已超过5000亩,带动当地26个乡镇2000多农户种植,实现户均增收近万元。
12月上旬,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又开始了新一轮忙碌。前不久才收完秋蚕,现在又帮合作社犁田、下菌种。长春村五组脱贫户李振孝说,种桑养蚕之余再种一季羊肚菌,不仅增加了务工收入,还能获得羊肚菌的一份分红。
黔江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在羊肚菌发展过程中,采取基地建设和多种套作模式,包括菌-菜菌-稻菌-瓜果菌-桑-姜,提高土地利用率,亩产值超过1.5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山区农业特色高效产业。
去年,全区羊肚菌平均亩产200斤,总产量40万斤,鲜菌价格稳定在100至150元/斤,干菌价格超过1000元/斤,农业产值超过4000万元。日前,羊肚菌出口法国首单已经签订,年出口干菌10吨,出口产值1600万元。
今年以来,该区紧盯全年脱贫工作,落实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山地特色自然生态区域优势,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经济作物,建成全市最大的羊肚菌种植基地,着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7月,黔江区羊肚菌产业技术协会成立,发展会员100余名,并带动全区2000余户农民参与种植、育种、务工等,实现户均增收近1万元。新的种植季,黔江羊肚菌种植超过5000亩,预计可实现产值7000万元。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