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赤峰市采取“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片+百亩方集中试验示范”模式,建设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1+11+N”试验示范基地,即在翁牛特旗建设1个万亩示范区,在其余11个旗县区分别建设1个千亩示范片,在相关重点旗县区建设多个百亩方集中试验示范展示基地,集成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直观呈现其减损增产和提质增效优势,引导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
赤峰市农牧科学院西桥试验示范基地分别建设单抗和双抗两个百亩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试验示范点。按照生态条件及品种熟期特点,开展品种展示与筛选,鉴定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宜燕山丘陵区种植的生物育种玉米品种,为玉米品种更新提供理论依据,为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扩面提速提供参考。
基地内示范种植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32个,涉及转化体4个。分为抗虫、耐除草剂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试验示范区和抗虫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试验示范区。抗虫、耐除草剂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试验示范区种植面积167亩,品种22个;抗虫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试验示范区种植面积129亩,品种10个。基地使用北斗导航精量播种,一次作业完成开沟起垄、侧向施肥、精量播种、铺设滴灌带、覆土镇压。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80厘米,窄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采用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轻简化栽培技术、科学化控技术、草甘膦除草剂科学使用技术、玉米高产一喷多促和全程机械化技术、籽粒直收等现代农业技术。基地还创新采用二维码标识品种信息,农民只需手机扫码即可查看示范品种全部信息。在赤峰农牧“科技110”小程序设置专栏介绍全市生物育种品种信息,多平台、多媒介、多渠道向种植户展示示范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特征特性。
目前,各品种长势良好,品种间差异识别度明显,现已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班3期,接待观摩人数已达210人,未来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展示力度,力争到收获期,观摩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筛选适合在赤峰地区推广的优良品种3-5个。
下一步,赤峰市农牧局、赤峰市农牧科学院将继续加大示范基地内生物育种新品种的展示范围,统筹协调相关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强化各时期田间管理,科学规范本地区生物育种新品种玉米种植规程,为明年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在赤峰市扩面提速提供优良品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