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档案
.png)
转行养青蛙
2014年,在外打拼近10年的冯强突然决定转行。当时,青蛙的批发价是25元一斤。2014年的时候,当地养青蛙的人很少,经销商只能从湖南和湖北进货。
冯强觉得,家乡沭阳在江苏北部,如果把青蛙养成功,卖到江苏南部的城市,离得近运输成本低,还能确保青蛙的品质,经销商肯定更愿意要他的货。
.jpg)
说干就干,冯强立刻把家里的两亩地,建成了蛙池。那时候,除了他的妻子以外,村里可以说没有一个支持冯强的人,因为当地养殖青蛙的很少。
.jpg)
2014年,冯强花了3万元,买来6万尾蝌蚪,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开始养青蛙。
.jpg)
青蛙的眼睛对活动的食物十分敏感,蚯蚓就是它的美食。那段时间,冯强的妻子每天都要在泥里挖蚯蚓,给青蛙准备食物。
虽然如此辛苦,但没过多久,冯强就发现蛙池里的青蛙变得越来越少。由于青蛙密度太大,大青蛙开始吃小青蛙,冯强养殖的第一年只存活下来6千只青蛙。
第二年,他把家里的十亩田全部建成蛙池。这一次他还降低了养殖密度,对青蛙的照顾也更加仔细。
.jpg)
可没想到,意外再次出现。2015年5月,一场强台风袭来,蛙池里围栏被吹垮,青蛙四处逃窜,全都跑光了。
连着两年养殖都失败了,冯强却依旧坚持。
.jpg)
把青蛙赶上岸,节省成本
2015年7月,冯强向父母借了10万元钱,重新修建起了蛙池。2016年3月,冯强从杜照林的养殖场买回了吃饲料的蛙苗。
.jpg)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冯强在青蛙的食台上动起了脑筋。青蛙愿意吃饲料,是因为饲料放在有弹性的食台上,青蛙跳上食台,饲料也会跟着弹起,更方便进食。
一块食台的成本就要20元,一亩地就是4000元,冯强想要省下这笔钱,他想了一个办法。
给蛙池注满水,强迫青蛙上岸,在岸边洒满饲料,大量的青蛙挤在岸边,来回跳动,饲料也会跟着动,不出一个星期,青蛙就会习惯在岸边吃食了。
不仅如此,冯强还惊奇地发现,驯化后的青蛙比以前更能吃,个头也长得更大了。
.jpg)
2016年8月,冯强的青蛙终于养殖成功。正当冯强为销售发愁的时候,常州市的一位水产经销商通过朋友介绍,来到了冯强的养殖场。这个人大手一挥,按照25元一斤的批发价格,把16000斤蛙全部买了下来,冯强一笔生意就卖出了40万元!
抓住大经销商,打开销路
通过这件事,冯强悟出了赚钱的门道,他开始扩大养殖规模,承包了120亩地养蛙。

常州市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常州市最大的批发市场。在这里有个叫老胡的人,做水产批发已经有十几年了。每天凌晨,老胡的摊位前都很热闹,不停有人来找他买青蛙。
而冯强要找的,就是像老胡这样的人。他跑遍了江苏省的各个市场,每到一处,都会在市场里观察两到三天,他要找到市场里生意最火、最有影响力的大经销商,一个市场他只找一个人。所谓擒贼先擒王,其实就是抓大放小,要找到有实力的大经销商合作,因为跟他们合作能为产品迅速打开销路。
.jpg)
不过这还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冯强还要抓住消费者的心。
每到周末,冯强都会把常州、苏州等地的水产经销商邀请到自己的基地,让他们看一场抓青蛙比赛。通过比赛,经销商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产品质量,同时还能为小朋友们增加一项科普和娱乐活动。比赛结束后,冯强还会为大家现场做上一桌青蛙宴。
.jpg)
靠着抓大放小的销售思路,冯强在江苏省及周边省份的8个城市迅速打开了销路,养殖场每天发货量达到了三万斤。
在成本和销售上下足功夫,2017年冯强的销售额达到了600万元,是上一年的15倍!咱们在养殖的过程中,了解市场,抓住经销商的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