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住一头猪、供好一袋米、配好一篮菜,一项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不断落地见效,助推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给百姓带来看得见、吃得着的新变化,提升了餐桌上的幸福感。
元旦、春节临近,农产品消费迎来旺季。记者近日奔赴多地调研发现,为稳住一头猪、供好一袋米、配好一篮菜,一项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不断落地见效,助推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给百姓带来看得见、吃得着的新变化,提升了餐桌上的幸福感。
稳住一头猪:
供应有保障安全上台阶
在重庆市北碚区一家农贸市场,肉类经营摊贩黎春燕对价格行情变化格外敏感。最近,五花肉是26元/斤,精瘦肉28元/斤。比起10月份,单价降了3元左右。加上春节近了,不少市民都来买肉灌香肠。为鼓励生猪养殖,有关部门在生产用地、养殖保险、贷款贴息等方面大力度给予支持。
重庆出台了生猪养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方案,对相关规模养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重庆荣昌生猪养殖户郭平说:我家养殖场去年单是购买饲料一项,就向银行贷款了70万元。有了贷款贴息的支持,能减轻资金压力,对扩繁更有信心了。从全国范围来看,政策给力、行情看好,生猪生产正在回暖。农业农村部统计显示,11月我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出现止降回升,生猪生产已扭转了持续下滑的局面。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说,受进口增加、前期压栏大猪逐步上市等因素影响,猪肉供应将有所增加。同时,禽肉生产增加较多,牛羊肉生产形势好,肉类供应有保障。
供好一袋米:
用心回答吃得健康新课题
在江苏盐城,市民朱明给家里客人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介绍说:这是今年新产的东北大米,味道就是好!这几年,朱明在黑龙江省通河县一家水稻联合社私人定制了一亩水田。每到秋季,新米都会快递上门。
如今老百姓对餐桌的要求在提高,怎样才能吃得健康,是公众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在朱明手机上有一款App,从手机上他可以看到数千公里之外,黑龙江通河县五合农民种植联合社水稻从种到收的全过程。为了产出一碗好大米,这家联合社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系统,生产的水稻达到了绿色有机标准。
时值隆冬,广袤的黑土地上已覆盖皑皑白雪。记者走进五合联合社,一个个产品展示柜里,展示着不同品系、不同规格的大米,重量有5斤、10斤、20斤联合社总经理李久明说,近两年私人订制需求旺盛,联合社会根据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66384万吨,比2018年增长594万吨,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生产这个定盘星稳住,新的需求正在生长。
如今粮头食尾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记者在哈尔滨举行的一次农产品展销会上看到,参展商除了展示日常的大米膨化食品外,还有大米制作的袋装速溶米粉冲剂等各种新产品,琳琅满目,很受消费者欢迎。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粳稻种植区,种植面积近6000万亩,其中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就达3200多万亩。中华粮仓正向全国绿色厨房转变,未来吃得健康将更有保障。
配好一篮菜:
努力满足舌尖期待
早餐时间,山东省阳信县的退休职工王士贤给孙女冲上一杯果蔬麦片,端着一盘蔬菜沙拉,时令蔬菜搭配鲜甜可口回想当年,冬季餐桌上新鲜菜少,咸腌菜多,如今家里一年四季都能鲜菜不断,绿色、有机蔬菜还能网上购买、一键可得,王士贤很是感慨。
有了丰富的蔬菜供应,市民才能随心选择。山东寿光是全国蔬菜供需的晴雨表。时值冬日,当地各种蔬菜应有尽有,每天早晨在寿光蔬菜物流园里,前来交易的卡车、三轮车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
在寿光,不少农民可以在家一边看电视,一边通过手机管理大棚。滑动手机上智能补光的按钮,大棚里的灯就会自动亮起来。用手机能实时查看大棚里蔬菜长势,还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实现滴灌浇水、通风、补光控温。
高科技精准种植,满足舌尖期待,也富裕一方百姓。寿光市崔岭西村村民崔江元说,全套智能设备加上棚里的小改造,让大棚光照足、通风及时、温度适宜,产出的西红柿品相高,价格比普通西红柿高20%,一年多赚4万元。
采访中,多地蔬菜种植户告诉记者,当前蔬菜供销两旺、买全国、卖全国,产量有保障、质量也稳定可靠。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各大中城市将继续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力度,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引导产销平稳、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