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对于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减轻劳动强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快速变化,农户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目前已到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新阶段。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实现单位增效、农户增收必须探讨的课题。下面,围绕这一课题,笔者结合黄海农场实际,谈谈个人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1、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机械化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和职工持续增产增收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推广使用农机收种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起到节种、节水、节药、节肥、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病虫害防治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稳产高产和促进可持续增收。就必须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从事非农生产,实现职工增收。
2、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职工增收的基础。黄海农场种植业全部实行良种化、条田化、水利化、科学化、机械化、化学化,粮食作物全部使用新的化学除草剂,植保专业防治覆盖面达100%,所有田块全部实行机收割、机条播、机治虫,抗旱排涝一律实行机械化,机收、机耕、机灌率均达100%,目前全场水稻、三麦、大豆机收率均达100%,名列江苏农垦稻麦产区榜首。
3、发展农业机械化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正在提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用先进的机械化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已成为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传统的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和结构在现状与需求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正面临着新的突破,迫切需要科技进步引领其创新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和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农业机械装备发展不足这一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腿,加快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已势在必行。
二、机械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与倡导下,黄海农场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不但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而且也增加了职工收入,破解了职工增收难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黄海农场12个农业分场的50多个大队的1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组成了一支农技、农机、植保服务队伍,帮助解决农户种植业中的实际困难,包揽了农工所有的累活和忙活。
一是农业多种功能开始凸显,为机械化发展拓展了新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农机化工作在继续加强传统农业主要农作物生产作业的同时,开始由传统作业向保护性耕作、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储运业领域拓展。
二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明显转变,为机械化发展带来了新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特征更加明显,农业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向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就黄海而言,今年农场农机装备总投资1640万元。其中,投资690万元购置的16台约翰迪尔佳联1076大型联合收割机,是江苏农垦农机发展史上的创举,不仅为农场16万亩粮食作物丰产丰收保驾护航,还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的更新步伐,为农场现代农业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目前,黄海农场拥有农机总动力达到42644千瓦。名列垦区榜首。
三是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以点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