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推进依法行政提出了明确要求,依法行政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是我们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的立足之本,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本职做好依法行政工作。
所谓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行政行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和程序来执行,所有的行政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作为我们农机部门主要是依法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规规章的颁布和实施,为我们农机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确立了我们农机部门的执法地位,同时也对我们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农机部门在依法行政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在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我们在依法行政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对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
一是农机部门依法行政的法律措施不足。从现有的法律来看,农机管理部门执法监督的法律措施比较笼统,难以实施。如《道路交通安全法》虽然规定了农机管理部门行使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及驾驶员的牌证管理权,却没有赋予道路执法监督权。从现有的地方法规来看,各地出台的地方性法规虽然有一定的执法监督的内容,对诸如拖拉机及驾驶员牌证管理事项也明确了相应的处罚内容,但执法区域被限定在法定道路外,没有授予道路检查权,农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无法对上道路行驶的违章拖拉机进行执法检查,使农机管理部门依法管机的力度减弱了,从而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
二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造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机执法的良好氛围,致使部分领导对农机执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更谈不上群众、农机手对该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的把我们的正常依法管理,说成是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从而造成农机执法开展难的现象。
三是农机执法的对象是农机手、拖拉机,全市23万多台拖拉机主要分布在农村,面大量广,既从事农田作业,又从事公路运输;既能行驶国道、省道,又能行驶乡村、田间,作业场所分散且复杂,增加了农机执法的难度。
四是农机执法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和装备差。全市市、县两级专职农机执法人员仅有60人;每个区县仅有2-3辆小面包车作为工作用车,但还不能专用;同公安交警、交通部门相比,可以说农机执法的人员、设施装备与承担的农机执法的任务很不适应。特别是县级农机执法队伍的性质与行政执法的职能不相适应,全市4个区县农机监理站3个站是差额事业单位、1个站还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单位的性质对公正、严肃执法有一定的影响。
五是农机执法程序、执法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机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机执法工作,须做好以下工作:
1、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宣传。一是认真抓好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二是要加强对农机手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广大机手遵纪守法、自觉服从管理的意识。三是通过宣传领导、宣传群众,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对农机执法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都来关心支持农机执法工作的良好氛围。
2、强化农机执法机构建设。一是应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将农机执法机构纳入公务员管理序列,增加人员编制,使农机执法名副其实;二是应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改善农机执法装备和工作条件,使之适应农机执法工作的需要;三是要解决农机部门无上路检查权的问题,探索多部门联合执法或建立“农机警务室”、“农机巡回法庭”等执法模式,把农机执法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