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琼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引导农产品直播带货健康发展的建议》(第125057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供销社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你们提出的关于引导农产品直播带货健康发展的建议,切合当前“互联网+”农产品销售趋势,有助于推动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关规范农产品直播带货市场等建议符合我市农业发展和市场消费实际情况,是引导农产品直播带货健康发展有益的、可行的措施,我们吸收采纳建议。
一、关于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引导农户品牌化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市农业农村局设立专项资金对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制订农业地方标准的企业进行补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意见》,推进农业标准化普及工作。目前,我市本地产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已达40%。加强农业标准推广应用,每年举办农业标准化培训班,对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及农业企业负责人进行农业标准化培训。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农业地方标准制订,创建国家、省、市标准化示范区一批,覆盖粮食、蔬菜、水果、畜禽、花木等我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中山脆肉鲩》《安南龟繁养技术规范》和《鸽场防疫技术规范》等农业标准40项。推进追溯体系标准化,规范生产档案记录,统一印制种植、畜禽生产记录管理手册免费派发给生产者记录使用,督促生产者建立生产记录档案特别是生产投入品的购进使用记录、生产过程记录、产品质量检测记录、销售记录等,做到生产有记录、过程可追溯。
(二)大力培育农业品牌。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树立企业品牌意识、设立奖励资金、做好申报和认证服务、组织企业开拓市场等措施大力培育农业品牌。全市共有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8个,包括东升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脆肉鲩、神湾镇农业服务中心神湾菠萝、潮兴家禽发展有限公司潮兴牌沙栏鸡、水出集团宝平牌草鱼和鳙鱼、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鸽蛋、科朗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鲜鸡蛋、合益蛋类制品有限公司咸蛋黄。实施“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全市有“粤字号”品牌44个,包括白石鸡场活鸡、潮兴家禽沙栏鸡、粤海饲料生鱼配合饲料、腾骏动物药业腾骏加康、大成冷冻食品冻罗非鱼片、聚丰园大米等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4个,包括:神湾菠萝、珍珠番石榴、中山脆肉鲩和黄圃腊味,其中黄圃腊味和神湾菠萝入选“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价值分别为12亿元、3.4亿元。
二、关于补足供应链短板,提高直播农产品供给水平的建议
由市商务局牵头组织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供销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邮政集团中山分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写并印发实施《中山市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2)》,力争到2022年全面建成与农村居民生活相匹配、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与现代物流方式相匹配的布局合理、高效畅通、特色突出、管理现代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目前,我市正不断推进完善农村物流节点体系、改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农村物流市场主体、提升冷链物流发展质量、推动农村物流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印发实施《中山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促进物流发展项目)实施细则》,支持农村物流标准运营网点建设,对在我市5个以上行政村布局标准化运营网点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从而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在我市农村建设包含物流服务、农村生活综合服务、益农服务等功能的村级运营网点。市供销社积极寻求与省、市龙头国企合作,通过收购现有冷链企业或在建冷链项目等股权合作的方式推进冷链网络建设;争取市镇两级党委政府支持,寻找合适项目用地进行冷库建设;积极推进小型冷链物流设施进小区项目,已在西区及沙溪投放使用3个冷链物流智能配送柜。
三、关于重视引导培育,做大做强农产品直播行业的建议
(一)大力组织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等网络技术培训班。一是大规模开展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作用,积极开展农村电商有关网页设计、宣传、网销等实操技能培训,2021年我市人社系统计划开展农村电商培训班,免费培训725人次。二是以市技工院校为平台加大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市内三所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实施示范性专业建设,建立完整电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电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我市三所技工院校共培养2114名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为发展农村电商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三是举办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培训班。截至2021年5月,组织7期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培训班,共培训308人。培训对象是在本地区开展农村电商相关业务的小微企业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和股东,在农村电商工作中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其中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了2期专班,在黄圃组织了1期腊味产品经营行业专班。经培训结束后的跟踪统计数据显示,学员线上粉丝总数突破超20万,直播带货主播超300人,开通网店企业102家,学员开播次数超过600场次,电商卖货超50万元。
(二)制定出台扶持农产品直播行业发展的政策。市商务局重视引导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一是支持直播电商专业运营机构在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较好、产业集聚明显、产品品牌辐射力较强的镇街投入建设直播基地,推动传统产业应用“直播+电商”新业态拓展内销市场,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园区、企业建设自有直播基地提升产品的品牌效应及市场占有率。二是积极对接阿里、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企业,引进优质平台资源,带动我市直播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直播行业协会工作的业务指导,支持协会、企业举办直播带货活动,积极引导协会及其企业应用电商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等模式拓展帮扶农产品销售,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中山及至大湾区市场。四是出台《中山市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电子商务项目)实施细则》,从支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实现产销分离、支持企业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持制造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支持电子商务集聚园区发展等方向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传统产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升级。市农业农村局设立了市场流通商务发展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采取“事后补贴”方式进行补助,近年来扶持19个项目合共349.5万元。
四、关于健全监管机制,规范农产品直播带货市场的建议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探索通过互联网+智慧监管模式,加强网络交易信息监测,将直播平台列入专项监测范围,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商品,加大对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全面运用《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网络交易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一是对辖区内网络直播营销主体开展摸排。中山现有直播营销基地6家(分别位于小榄、古镇、原东升、沙溪、石岐、三乡),直播营销市场主体83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访3家较大型直播营销基地,了解其直播经营现状。二是开展对直播营销行业线上线下一体监管检查,加强行政指导、相关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健康发展。三是压实经营者主体责任,指导其厘清网络平台经营者、直播平台经营者、商品经营者和网络主播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四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网络、书面、12345、12315平台等投诉举报线索,及时依法核查处理,对违法案件严肃查处。今年来共收到有关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相关的投诉举报42宗,并依法对相关消费投诉进行调解,暂未发现有关违法行为。五是大力支持新业态农产品网络直播产业发展,在为其发展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的同时,加以必要的监管,严守安全底线,促进其健康发展。
下阶段,我市将紧紧抓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加快推进农产品直播带货等“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新业态发展。一是继续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对接,鼓励我市企业、产业应用电子商务新业态拓展市场。二是实施“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推动我市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融合发展。三是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推动物流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仓库、冷链冷库、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中央物流仓中心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农村物流,促进物流集成节点建设工作。四是从完善直播电商行业法律法规、创新监管方式、落实直播平台责任、强化行业社会共治等方面综合考量,根据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导文件,结合中山实际,探索制定网络直播监管规范。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8月20日
(联系人及电话:彭颖杰,88312160。)